首页 > 信息公开事项清单 > 基本信息 > 学校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及重点工作安排

北京科技大学2022年工作要点

发布单位 :         点击:[]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扎实做好学校事业发展各项工作意义重大。学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给我校学子重要回信精神,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聚焦迎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主线,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实施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加快推进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

目标任务: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加强学校党的建设各项工作,不断提升党建工作体系质量,使学校成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

工作措施:

1. 旗帜鲜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全面落实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上级决策部署,持续巩固党委常委会第一议题机制。坚决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着力提升学校党建科学化水平,进一步规范完善内部管理体制, 推进学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健康有序发展。加强对上级文件、指示批示精神和学校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决策事项落实情况的督查督办。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不断健全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工作机制。全面推进依法治校。(责任单位:党办、校办,组织部,宣传部,纪委办公室、监督检查室、巡察工作办公室)

2. 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持续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我校全体巴基斯坦留学生重要回信精神。坚持理论学习六个纳入四学机制,进一步提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实效。全力做好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和学习宣传。扎实做好党的历史和创新理论学习辅导、专题解读、理论研究和主题宣传,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推动建立常态化长效化机制,持续深化四史教育。坚持做好领导干部上讲台,落实校领导带头讲思想政治理论课制度,组织好师生理论宣讲团工作。(责任单位:宣传部、教师工作部,组织部、党校,学生工作部〔处〕,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

3. 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扎实推进党委强化、支部实化、党员亮化工程,纵深推进学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实施院系党组织书记政治能力提升计划、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队伍质量攻坚计划、学生党支部书记骨干培养计划,完善校院两级联动机制加强教师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指导开展样板党支部建设及验收等工作,推进功能型学生党组织建设,持续开展一院一策学生党建集体行动和优秀学生党支部建设项目,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责任单位:组织部,教师工作部,学生工作部〔处〕)

4.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深入学习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规定》,修订完善学校《处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定》《机构设置、干部职数管理办法》和《聘任制干部管理办法》等制度办法,加强二级机构的分类管理和干部队伍的统筹规划,完善育选管用全链条工作机制,强化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立足学校发展需要和高素质专业化要求,坚持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强化讲担当、重担当的用人导向,科学谋划、统筹做好处级岗位集中换届工作。严格落实凡提四必要求,严格规范干部选任程序,做好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兼职管理等日常管理监督。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开展任期考核,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责任单位:组织部,人事处)

5.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制定学校全面从严治党年度工作要点,召开学校全面从严治党年度工作会议,形成责任清单,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深化运用四种形态,保持风清气正政治生态。聚焦两个维护强化政治监督,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持之以恒坚持严的主基调,压实管党治校政治责任,把一岗双责落到实处。抓好学校重点领域廉政风险防控。严格监督执纪问责,加强对违纪违法案件的查处和通报曝光力度,做实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创新宣传教育方式,深入推进校园廉洁文化建设。一严到底纠治四风,密切关注苗头性、倾向性、隐蔽性问题,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地生根。召开巡察工作总结会,全面总结校内巡察工作,推进巡视巡察上下联动,不断增强监督治理效能。(责任单位:党办、校办,纪委办公室、监督检查室、巡察工作办公室)

6. 维护学校安全稳定。突出抓好党的二十大、北京冬奥期间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完善学校总值班工作制度。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持续完善校、院、系(支部)三级责任体系,加强阵地管理,筑牢三微一端等阵地。建立健全各级网站管理制度,强化信息网络安全责任追查。严格执行课堂教学、教材期刊、报告论坛等审查制度,固化日常巡查和常态化督查机制。做好舆情监控、应急处置和舆论引导。不断提升平安校园、平安学院建设质量,持续加强二级单位安全稳定工作体制机制建设。深化巩固校园安全专项整顿成果,持续推进学校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提升保密业务归口管理水平,做好新一轮保密资格审查认定工作。扎实开展学生日常思想动态调研,细致做好学生危机排查干预、特殊时间节点安全稳定工作。优化问题反映渠道,及时掌握处置学生实际困难。进一步规范各类学生活动安全有序开展。实施实验室分级分类风险评估,编制实验室安全应急预案,强化实验室安防设施建设。(责任单位:党办、校办,宣传部,统战部,保卫部〔处〕,保密委员会办公室,学生工作部〔处〕,团委,资产管理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

7. 毫不松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学校改革发展,从严从紧科学精准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加强校园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完善校园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疫情应急处置预案。深入开展新时代校园爱国卫生运动,引导师生做好个人防护,确保师生生命健康。(责任单位:党办、校办,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学生工作部〔处〕,保卫部〔处〕,国际学生中心,后勤管理处〔集团〕,校医院,社区服务管理中心,基础教育管理中心)

8. 做好统战、离退休教职工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不断提高统战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开展统一战线主题教育活动,设立同心讲堂,深化民族宗教与港澳台侨工作。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推进国情考察,建设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作室,引导统战成员聚焦区域、行业和学校发展献计出力。扎实做好离退休职工党委换届工作,进一步提高离退休职工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完成离退休职工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积极发挥离退休职工优势,全面推进新时代关工委建设。(责任单位:统战部,离退休职工工作处)

9. 深化群团工作改革。加强工会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建设。筹备召开妇联成立大会,做好各类奖项组织推荐评选工作。提高教职工精准服务水平。做好庆祝建团100周年有关工作。贯彻落实《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团实施纲要》,坚定不移推动共青团改革进一步向纵深发展。聚焦一二课堂协同育人,深化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优化学生会制度体系,压实学生社团工作四方责任。坚持党建带团建,深入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责任单位:工会,团委)

二、深入推进新一轮双一流建设

目标任务:发挥事业发展规划的统领作用,将发展目标、工作任务和关键指标落地落实,形成年度时间表、路线图,加强和保障规划的有序实施。深入推进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以一流学科为核心,强化学科重点建设,构建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学科体系。

工作措施:

1. 推进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和十四五规划实施。完善新一轮双一流整体建设方案,紧密衔接十四五规划,推动各项建设任务的分解落实,形成详细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责任单位:发展规划处)

2. 强化学科重点建设。进一步加强一流学科建设,推动落实一流学科培优行动,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基础学科建设,带动提升整体学科建设水平。(责任单位:发展规划处)

3. 构建良好的学科生态体系。坚持分层分类特色发展,注重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建设,努力构建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学科生态体系。逐步建立学科建设多元评价体系和常态化监测系统,完善学科建设保障体制机制。(责任单位:发展规划处)

三、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目标任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四为方针,以学生成长成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

工作措施:

1统筹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发挥思政课铸魂育人主渠道作用。深化以大国钢铁公开课、学科论坛、课程思政示范课为主的三个层次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建设。提升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管理水平,组织开展思政课教学基本功比赛,着力提升思政课教师业务能力。加强数字马院建设,让虚拟仿真教学惠及更多学生。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建设,支持辅导员参与思政课教学工作。(责任单位: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处〕,教务处,研究生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2. 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构建五育并举思政育人新格局。开展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创新试点,建成学生服务大厅,打造智慧学工信息化平台。实施新生引航工程,扎实开展新生成长对话课。推动两院院士、专家学者、英雄模范人物、优秀校友等进校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设计组织好主题党班团活动,讲好新生开学第一课。严抓学风建设,重点帮扶学业困难等学生。做好冬奥志愿服务工作。挖掘宣传感人故事和先进典型,组建服务保障北京冬奥会师生宣讲团,讲好冬奥故事,上好冬奥大思政课。(责任单位: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处〕,团委,教务处,研究生院,校友会办公室、基金会办公室)

3. 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坚持办研究性本科生教育理念,深入推进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建立导师两级激励体系和院、系考核评价体系,组织召开校、院、系三级研讨会,压实院、系主体责任,扎实推动本科生早进团队、早进课题组、早进实验室。贯彻落实《北京高等教育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22-2024)》,争取成为北京市推进本科生导师制的重要样本。扎实做好本研贯通教学管理和宣传指导工作,实现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有机衔接,不断提高本研贯通学生比例。充分发挥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示范引领作用,提升专业建设内涵。推进新工科”“新文科建设,聚焦国家发展需要,申报建设新本科专业。开展本科生优质课程评定和国家一流本科课程申报工作,加强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打造一流本科课程体系。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积极申报2022年国家教学成果奖。(责任单位:教务处,研究生院,学生工作部〔处〕)

4. 完善研究生培养体系。贯彻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大会精神,坚持办开放式研究生教育理念,创新产教融合机制,打造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培养高水平工程技术人才。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大力培养造就国家创新发展急需的基础研究人才。持续打造本研一体课程体系,实施研究生课程规范化建设工程,提高研究生课程育人效果。面向国家和首都重大需求,积极争取实施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完善研究生导师培训体系,建立招生资格年度审核制度,制定优秀导师表彰奖励办法,评选优秀研究生导师。(责任单位:研究生院,教务处)

5. 加强教材建设。健全学校教材领导工作机制,规范教材管理体系,修订《北京科技大学教材建设管理办法》,严格落实规划、编写、审核、选用等工作要求。鼓励支持学校教师编写特色鲜明,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高水平教材,出版教材50部左右。(责任单位:教务处,研究生院,宣传部)

6. 完善招生选拔、就业服务和创新创业教育机制。积极应对高考综合改革,完善招生计划动态调整机制。启动本科生源质量提升计划,完善校院两级招生宣传考核激励机制。规范做好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等特殊类型招生。依托本硕贯通、精准招生宣传等举措,持续提升研究生生源质量。推进生涯教育同思政教育深度融合,提高《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授课质量,提升就业育人效果。引导毕业生到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就业,做好基层就业、选调生等国家项目。加强毕业生跟踪调研,强化结果应用,推动就业与招生培养联动改革。建立健全就业工作机制,加强就业工作队伍建设。完善高水平创新创业竞赛体制机制,打造品牌课程和活动,进一步提升互联网+”“挑战杯竞赛成绩。优化实践教育平台,拓展校外资源,推动优质项目转化落地。(责任单位:招生就业处,研究生院,团委,体育部)

7.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加强和改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学生心理健康促进计划,构筑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测评、危机预防与干预的心理育人体系。持续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体育教学模式,增设体育选修课程,强化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技能与习惯。办好首都高校第60届大学生田径运动会。构建课内外深度融合美育体系,提升美育课程质量,扩大美育实践覆盖面。深入推进劳动教育,强化实践育人体系,探索构建劳动育人课程体系。(责任单位:学生工作部〔处〕,团委,教务处,后勤管理处〔集团〕,体育部,人文素质教育中心)

四、大力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

目标任务: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系统推进评价体系改革,不断完善教师分类发展制度,构建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激励评价体系。从数量、结构、质量、评价四个方面统筹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构建高质量师资队伍。

工作措施:

1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落实《关于完善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体制机制的指导意见》。强化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成立党委教师工作委员会,完善周四教职工理论学习制度。严格师德师风考核,将师德师风作为教师招聘引进、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奖评优、聘期考核、项目申报等的首要要求和第一标准。严格落实新入校教师四级把关制度。做好师德失范行为台账工作,落实一人一案。完善教师荣誉体系建设,做好教学名师、师德榜样、先进个人及职业荣誉奖等评选表彰推荐工作,加强宣传引领。加强对教职工的人文关怀,做好教师心理健康监测引导。(责任单位:教师工作部,人事处,教务处)

2. 完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按照破五唯、有作为的指导思想,坚持一宽松三倾斜两善待进一步健全完善评晋聘三位一体的职称职级岗聘体系,修订相关文件,持续激发广大教职工的活力改革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按照一级学科下达教学科研系列教师指标,各一级学科按照统一任职条件组织评聘。深化教师滚动考核,强化结果应用。严格做好聘用合同期满考核、回国人员考核等。(责任单位:人事处)

3. 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依据学科专业、学缘、职称、年龄等关键要素,统筹确定教员、辅导员、研究员、实验员、职员五大类别人员比例规模,持续优化教职工队伍结构。落实上级精神,对思政课教师、辅导员队伍建设给予政策倾斜。(责任单位:人事处)

4. 集聚高端学术人才。完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通过多种形式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培育选送优秀人才参与各类人才计划选拔。完成北科学者遴选工作,制定青年拔尖人才培育支持计划。持续深化鼎新青年人才领航工作站(党支部)建设,推进高层次人才研修培训工作。(责任单位:人事处,组织部)

5. 加强青年教师培养。持续深化双走战略,大力支持青年教师到海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访学,在国内一流高校驻课和政府、企业、科研院所挂职锻炼。深入推进实施学科交叉研究培育项目、项目导师制,进一步扩大青年教师受益面。进一步完善博士后相关政策,扩大队伍规模提升培养质量。优化新教师岗前培训体系。(责任单位:人事处,发展规划处,科学技术研究院,研究生院)

6. 加强支撑队伍建设。持续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完善培养培训体系,畅通转聘渠道,提高实验技术教师专业化水平。加强劳动合同制人员管理,依据学校人员编制总量及岗位设置情况,进一步完善劳动合同制人员招用规则。(责任单位:人事处,资产管理处)

7. 深化人事自主权和激励机制改革。推动二级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自主制定符合学校、学科建设的人员招聘条件。出台薪酬规范管理办法。持续推行二级单位自主统筹使用的调剂性补贴制度、党政管理岗位宽带薪酬收入分配制度和双肩挑管理岗位补贴制度。(责任单位:人事处)

五、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目标任务:深入推进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军民融合、校地融合,创新科研组织模式,完善科研评价和激励机制,激发科研创新活力,在搭建大平台、组建大团队、承担大项目、产出大成果、培育大人才等方面实现突破。

工作措施:

1. 加强科研布局和谋划。加强面向国际研究前沿、国家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前瞻性研究。加大对大项目的前期策划、预研组织和引导支持,实现标志性科研平台、创新团队、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的新突破。抢抓钢铁行业、材料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机遇,对标碳达峰碳中和要求,提前布局智慧矿山、氢冶金与低碳冶金、先进金属材料、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重点前沿领域,培育新的科研增长点。(责任单位:科学技术研究院)

2. 大力推进原始创新。把握国家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实施机遇,以满足国家在基础理论、底层技术、基础材料、基础软件等方面的重大需求和世界科技最前沿为目标,系统加强重点前沿领域基础研究,深挖优势工科基础研究潜力,依托现有平台推进项目、人才、基地一体化建设,提升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努力在前瞻性基础研究、01的引领性原创成果上取得重大突破。(责任单位:科学技术研究院)

3. 提升承担重大科研任务能力。引导教师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推动到校纵向科研经费新增长。强化校内学院、基地、团队等协同攻关,鼓励同外单位合作承担重大科研任务。支持文科学科同优势特色学科交叉融合。积极申报人文社科类国家级和省部级基金项目。不断增强服务国家重大装备需求的能力。研制实施《省部级科研基地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加快创新引智基地实体化建设。统筹国际科技合作资源,择机申报新型国际联合实验室。探索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的发起、组织、建设、运行和管理模式。(责任单位:科学技术研究院)

4. 加强科研重大平台建设。积极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加强国家级科研平台谋划布置,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完成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评价设施验收。持续推动前沿科学中心”“集成攻关大平台培育建设,推进金属冶炼重大事故防控技术支撑基地建设和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工作。组织申报新兴交叉学科、薄弱学科和关键急需领域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建优建强省部级和校级社科平台,谋划申报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有特色有影响的思想理论信息全媒体传播平台。(责任单位:科学技术研究院,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

5. 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加快组建跨学科、跨系所科技创新团队。探索试行由专职科研人员和固定人员组成的新型科研团队运行模式,培养一批优秀的学术带头人和创新团队。培育形成若干专业优势突出、学科交叉能力强的中青年创新群体,力争扩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创新团队总量。(责任单位:科学技术研究院,人事处)

6. 优化科研评价管理体系。坚持减、增、放的思路,落实科研经费放管服,完善科研政策体系,全面完成科研财务一体化管理。坚持质量导向,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突出学术贡献、社会贡献及支撑人才培养情况。对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和前沿技术突破,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难题,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承担国家揭榜挂帅重点项目攻关任务,在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中作出重大贡献的教师,打破申报高级职称的论文限制条件。坚持分类评价,探索长周期评价机制,注重个人评价同团队评价相结合。持续实施三级科研管理体系,强化二级单位监管职责、项目负责人及团队主体责任。完善学术诚信宣传教育体系,弘扬科学家精神,制定学术道德规范,坚决杜绝学术不端行为。(责任单位:科学技术研究院,人事处,财务处,学术委员会办公室)

六、提升服务社会和行业发展贡献度

目标任务:切实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完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机制,提升决策咨询能力,拓展继续教育品牌,主动服务首都发展、京津冀地区建设和冶金行业发展,不断提高社会服务的质量、层次和水平。

工作措施:

1切实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学校特色学科集群优势和研究院创新驱动发展优势,加强同国内大型企业,行业领军企业、科研院所及国家战略布局相关省份地区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对接钢铁行业重大需求,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加强同重点企业开展战略合作,为钢铁行业绿色发展提供科技与人才支撑。(责任单位:科学技术研究院)

2. 加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技术转移。完善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体系,建设高水平技术转移专业队伍。持续提升高质量专利转化运用,实现以成果转化应用为导向的专利全过程管理,力争获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基地。立足市场需求,开拓市场化成果转化渠道,成立科技成果转化作价投资公司。推动学校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打造北科工研”“北科检测等社会化服务平台。(责任单位:科技成果转化研究院,科学技术研究院,资产经营公司)

3. 提升服务区域发展能力。实施一区一院一产业协同模式,提高大学科技园、沿海协同创新研究院、顺德研究生院等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创新体系建设的服务效能。加快沿海区域协同创新带布局建设,牵头组建具有重要影响的行业创新联盟。发挥京津冀钢铁行业节能减排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示范效应,服务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雄安新区建设。做好上级主管部门转设验收准备工作,平稳推进天津学院转设。(责任单位:科学技术研究院,资产经营公司,顺德研究生院,沿海协同创新研究院,天津学院)

4. 加强继续教育服务行业能力。坚持服务型继续教育理念,持续推进百企万人计划。积极拓展非学历培训合作渠道。加强非学历教育规范管理,做好非学历教育领域专项整治准备工作。完善学历继续教育管理体制机制,加强教育教学环节管理和课程资源建设。(责任单位:管庄校区)

5. 探索统筹校内智库资源。统筹学校智库力量,发挥学校在钢铁冶金、矿业安全、科技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优势力量,持续提高研究质量,推动内容创新,为政府、行业等提供高水平咨政建言服务。加强共青团工作研究,服务团中央决策参考。(责任单位:党办、校办,科学技术研究院,共青团研究中心,钢铁产业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世界钢铁发展研究院,矿业与钢铁行业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科学技术与文明研究中心)

6. 提高国际学术影响力。鼓励教师到海内外高水平期刊和学术组织任职,积极参与行业规划、战略咨询、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深入推进鼎新强刊计划,完善数字新媒体融合编辑出版软硬件平台建设与宣传服务,进一步提升学校主办学术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组织策划建校70周年中英文版学术特刊出版及发布活动。(责任单位:科学技术研究院,期刊中心,学术委员会)

7. 精准助力乡村振兴。巩固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助力秦安实现控辍保学常态清零。加大直接投入和引进帮扶资金力度,扩大消费帮扶规模,助推秦安产业振兴。培育创新试验项目,打造高校定点帮扶样板工程。开展干部、教师及各类专业人才培训。深化拓展教育帮扶,支持新疆工程学院建设发展。(责任单位:帮扶工作办公室)

七、构建国际办学新格局

目标任务: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高水平科研机构深度合作,推进来华留学工作提质增效,系统构建教、学、研、创一体的国际化体系,加快构建新时代国际合作交流新格局。

工作措施:

1. 加快提升办学国际化水平。实施鼎新北科全球跃升计划,全面推进种子工程”“桥梁工程”“知友工程,创新教育国际合作交流机制,持续建设孔子学院,构建多元国际办学格局。积极申报国家级人才培养项目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加快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引导激励师生赴国际组织实习任职。深化同一带一路沿线及俄乌白等国家地区科研合作,申报建设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基地和平台,加快国际联合实验室(科研中心)建设。强化国家外国专家项目过程监督和目标管理。持续提高外国专家比例,提升教学科研教师与党政管理人员国际化能力。高质量举办国际校长、院长论坛等活动,加快推进全球视野人文交流计划,建设全面对外交流传播内容体系。(责任单位: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教务处,人事处,科学技术研究院,招生就业处)

2. 推进来华留学教育提质增效。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建设国际学生实践教学体系,强化中国国情教育。研制来华留学课程建设管理办法,大力培育汉语类、中国概况类品牌课程,实施全英文示范性品牌课程建设计划。完善校企联合培养国际人才机制,全面强化非学历教育项目建设。修订国际学生培养方案,提升来华留学授课教师能力。高质量通过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认证。开拓国际媒体平台宣传空间,丰富来华留学招生宣传方式,保持国际学生规模稳定。(责任单位:国际学生中心)

八、夯实支撑保障体系

目标任务:推进校园规划及基本建设,统筹管理和合理配置学校资源,加强服务支撑条件的能力建设,致力于构建与一流大学建设相适应的服务支撑及保障体系,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努力打造一流的育人环境。

工作措施

1. 完善财务管理和办学资源筹措机制。落实过紧日子的要求,从严从紧编制部门预算,加大预算统筹力度,压减一般性支出。努力增收节支,构建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拓宽收入渠道,强化预算和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学校经济活动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严守财经纪律。开展建设工程全过程审计。(责任单位:财务处,审计室,校友会办公室、基金会办公室)

2. 提升国有资产管理水平。加强现有空间资源使用统筹规划,推进新配置空间资源规划改造,持续挖掘现有存量资源向教学科研功能转化。探索科研周转用房有偿使用。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加强校办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优化采购审批系统和电子竞价系统,扩展平台模块,简化业务流程。完善仪器设备资源配置一体化联动机制,试点推动校级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建设,不断提升设备使用效益。(责任单位:资产管理处,招标与采购管理中心,资产经营公司)

3. 持续培育繁荣大学文化。持续实施文化精品战略,制定十四五文化建设规划和配套行动方案。推进校史挖掘、文化展示、景观美化、精品铸魂四项工程建设。完善馆、片、册、书、剧、景六个系列文化成果,编辑出版学校文化系列丛书,打造一批原创文化艺术作品,建设好传统金属工艺全国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深入推进融媒体试点建设。(责任单位:宣传部,团委,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

4创新机关部门管理服务机制。着力构建调查研究长效机制,形成调研实施调研优化动态工作模式。将作风建设纳入目标管理,探索建立相关监督体系,不断完善机关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建立健全素质教育培养、从严管理和正向激励三位一体机关队伍建设体系。组织开展机关文明科室创建、服务标兵评选,以及管理岗位能手和标兵评选活动。(责任单位:机关党委)

5. 提高保障体系服务效能。完成昌平创新园西区竣工验收,推进工程实践基地二期建设和附小改扩建项目进程,加快校内幼儿园改建及其他在建项目进程,做好11栋拆除重建各项准备工作。有序推进一网统进,加强数据整合与应用。研发电子印章系统。完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服务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加快档案资源数字转型。推进本科实验室建设,做好基础实验教学保障工作。持续提高后勤服务工作规范化和健康教育、医疗卫生服务精细化水平,昌平创新园区和体育场馆服务保障能力。探索社区治理新途径,创新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提升接诉即办解决率和满意率。(责任单位:党办、校办,基建管理处,后勤管理处〔集团〕,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昌平创新园区管理委员会,自然科学基础实验中心,图书馆,校医院,社区服务管理中心,档案馆,体育场馆管理中心,基础教育管理中心)

九、实施重大事项攻坚工程

1全面落实巡视反馈问题整改。把巡视整改作为重要政治任务,认真学习研究教育部党组巡视反馈意见,立足问题根源,寻找彻底解决问题的办法,制定巡视反馈问题整改方案,放眼长远,抓好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在长效体制机制建设方面下功夫,制定完善管长远、治根本、利长效的制度,真正实现以巡促改、以巡促建、以巡促治。(牵头单位:党办、校办,组织部,宣传部、教师工作部,纪委办公室、监督检查室、巡察工作办公室)

2. 加快雄安校区建设。明确组织架构,拓宽选人用人渠道,配齐配强新校区建设专班力量。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工程管理制度体系建设。高质量完成雄安校区选址、校园总体规划设计、项目可行性研究等相关工作,争取年内开工建设。(牵头单位:新校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3. 加强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干部政治素质、班子政治功能、单位政治生态三位一体统筹推进,扎实做好处级岗位集中换届工作,为学校发展选贤任能。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年轻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教育部有关部署,研究制定学校《优秀年轻干部培养工作实施办法》,健全完善育选管用工作机制,通过举办优秀年轻干部训练营、校内外挂职、轮岗交流、重大专项任务锻炼等形式,针对性开展党性教育和岗位培养,加强从严教育管理。积极参与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着力集聚战略科学家、学术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青年人才。(牵头单位:组织部,人事处)

4.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健全完善科研管理体制机制,落实好科研项目管理、经费管理和科技成果奖励等政策。加强有组织科研创新,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上级部门,以院士等领军人才为核心,以高层次创新团队为支撑,以国家科学中心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平台为保障,集中解决一系列卡脖子问题,掌握更多关键核心技术。加大国家级科技奖励候选成果培育孵化力度。建立实质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制机制。召开学校科技工作会议。(牵头单位:科学技术研究研究)

5迎接庆祝建校70周年。全面梳理建校70年来学校办学历史和发展脉络,总结凝炼办学成就和精神特质。多形式、多维度凝聚全体师生、海内外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爱校热情,高质量举办校庆系列活动,沉淀办学历史、展示办学成就、汇聚办学力量、凝聚师生人心,不断提升学校的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全面推进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牵头单位:70周年校庆筹备工作办公室)


© 2015-2016 北京科技大学党委、校长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