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公开事项清单 > 基本信息 > 学校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及重点工作安排
北京科技大学2020年工作要点
发布单位 : 点击:[]
2020年学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和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和完善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力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以“扎根一线、攻坚克难”为工作主线,深入实施综合改革,写好“奋进之笔”,推动学校高质量内涵发展,实现基本建成特色突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多科性研究型大学目标。
一、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
问题描述: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学懂、弄通、做实要求仍有方面需要加强,加强党建有关举措还需落实落细,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存在薄弱环节。
目标任务: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党的组织路线,健全党建工作体制机制,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
工作措施:
1. 旗帜鲜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切实把党的全面领导体现在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提升大学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全面推进依法治校。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学校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持续推进学校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具体措施落细落实落地。(责任单位:党办、校办,组织部)
2.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列入学校年度教育培训必修课程,纳入两级党委中心组学习和干部教育培训,融入青年教师暑期学校、学生形势政策教育和业余党校,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组织党员干部和广大师生学好用好《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做好领导干部上讲台工作,落实校领导带头讲思想政治理论课制度。组织师生宣讲团多层面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宣讲。(责任单位:宣传部、组织部、党校、教师工作部、学生工作部〔处〕、团委、教务处、马克思主义学院)
3. 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完善基层党组织“1+1+N”决策体系和运行机制,强化政治领导和政治把关。完善基层党建责任体系,加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化实施“强基、铸魂、领航、头雁”四个工程,建好标杆院(系)和样板支部,开展“一院一品”基层党建创新项目培育计划和“基层党组织书记创新工作室”建设。实施“一院一策学生党建”集体行动,加强学生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开展软弱涣散党支部排查整顿。推进党建带团建,深化实施“对标强心”团组织力提升工程。培育建设党建工作研究平台、培训基地,建好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责任单位:组织部、教师工作部、学生工作部〔处〕、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
4. 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强政治把关和政治素质考察,树立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鲜明导向,健全完善干部选任机制,选优配强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加强干部能力素质培养,系统设计安排好处级干部、优秀年轻干部和青年人才培养培训。(责任单位:组织部)
5.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加强党规党纪教育,丰富教育形式和载体,推进警示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化纪检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校内巡察工作。强化政治监督,加强重点领域监督,做实做细日常监督,严格执行领导干部插手干预重大事项记录制度。贯通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保持惩治高压态势。坚决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相关问题,巩固为基层减负成果,严防“四风”反弹回潮。做好学校重大决策事项督查督办,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见效。加强和改进调查研究,推动党员领导干部落实“一线规则”。(责任单位:党办、校办,纪委办公室、监督检查室,巡察工作办公室)
6. 坚决打赢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校园保卫战。建立完善学校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统筹做好校园教学区和家属区疫情防控工作。深入开展传染病防控宣传教育。建立延期开学后网络教学、科研、办公新模式。实施校园重点区域和场所环境卫生改善整体行动。做好师生返校恢复正常教学秩序等工作。组织引导教师在疫情防护科研攻关等方面发挥作用。(责任单位:党办、校办,疫情防控工作办公室)
7. 深化校园安全稳定综合防控体系建设。实行学校全年每天24小时值班制度。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阵地管理,完善工作检查机制和考核评价体系。做好学生日常思想动态调研,细致做好学生危机排查和干预。规范各类学生活动安全有序开展。加强风险防范和网络舆情监控,引导师生维护网络安全。持续推进实验室安全管理,实施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治理。完善校园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与改造,加强校园综合防控体系和保密管理工作体系建设,多措并举构建平安校园。(责任单位:党办、校办,宣传部,保卫保密部〔处〕,资产管理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学生工作部〔处〕,团委)
8. 做好统战、离退休教职工工作。加强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引导,推进民主党派组织建设,加大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力度。做好民族宗教工作,促进港澳台侨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融入团结。用心用情做好离退休工作,坚持“分类服务”理念优化服务,充分发挥老同志的育人优势和作用。(责任单位:统战部、离退休职工工作处)
9. 深化群团工作改革。加强工会教代会建设。筹备召开第九届教职工代表大会和第十七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做好第五届全国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的服务工作。推动“第二课堂”育人活动规范化、品牌化,与第一课堂协同融合。加强对学生会组织、学生社团的精细化指导和管理。强化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中心智库职能,办好《高校共青团研究》辑刊。(责任单位:工会、团委、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中心)
二、突出重点、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
问题描述:聚焦“世界一流”建设目标,对照“双一流”建设指标,传统优势学科需进一步做大做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顶层设计不足、机制创新不够,建设合力还需凝聚。
目标任务:全面加快“双一流”建设,贯彻落实“六学”理念,发挥传统优势学科的示范引领作用,实现各学科特色发展,在“十三五”末期取得阶段性建设成果。
工作措施:
10. 扎实推进“一流大学”建设。对标“双一流”动态监测体系和成效评价办法,做好学校“一流大学”建设。梳理总结学校首轮“双一流”建设经验成果。做好“十三五”规划总结,启动“十四五”规划研制,形成“总规划+专项规划+教学科研单位规划”的规划体系,做好未来五年发展顶层设计。(责任单位:发展规划处)
11. 以“一流学科”建设为龙头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加强优势学科建设,促进骨干学科发展,加强基础学科和特色人文学科建设,着力构建“三个1/3”学科布局。制定实施交叉学科建设计划,促进交叉学科培育建设。支持“安全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科学与工程”北京高精尖学科建设。加快实体化研究院建设,推动人工智能学科建设取得新进展。加快建立完善学科建设绩效评价体系,根据评价结果对学科建设支持进行动态调整。做好第五轮学科评估准备工作。(责任单位:发展规划处、研究生院、人事处)
12. 完善学术治理体系建设。加强学术委员会制度建设,推进校院两级学术委员会运行管理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做好“2019年度重大学术进展”评选活动。加强学术道德宣传和教育,推进学术诚信建设,治理各类学术不端和科研失信行为,努力营造良好学术氛围。(责任单位:学术委员会办公室)
三、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问题描述: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针对性还需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有待深化,育人质量仍有提升空间。
目标任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工作措施:
13.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完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以总结提炼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经验做法为契机,构建师生爱国主义教育特色工作机制,研制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施方案。积极参与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示范区和标杆校培育、申报和建设。培育优秀中青年骨干,鼓励教师申报全国高校中青年思政课教师“择优资助”项目等各类人才项目。做好资助育人品牌项目建设。优化心理咨询服务,实施心理素质教育中心升级改造。深入开展校友育人,加强育人载体建设,培育品牌项目。优化专职辅导员队伍结构,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素质。(责任单位: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处〕,疫情防控工作办公室,人事处,教务处,研究生院,团委,武装部,校友会、基金会办公室,马克思主义学院)
14. 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以一流专业为引领促进专业内涵建设,继续培育申报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积极推进“新工科”“新文科”建设,根据行业发展新需求申报建设新本科专业、设计特色人才培养项目。推进优质课程建设,打造一批“北科金课”。大力培育精品教材。推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培育优质教学成果。全面落实教授为本科生上课要求。(责任单位:教务处)
15.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建立研究生导师招生资格动态遴选机制。完善研究生培养机制,加强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深化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本硕博贯通培养。深化产教融合育人,参与国家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建设,积极培育“国家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培育并申报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点。(责任单位:研究生院、教务处)
16. 实施“学风建设质量年”。落实从严管理要求,研制学风建设系列政策。开展优良学风创建系列活动,选树表彰品学兼优的学生典型。建好校院学生学习与发展指导中心,完善学业辅导课程体系。做好对学生升学深造的教育引导。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责任单位:教务处、研究生院、学生工作部〔处〕)
17. 做好招生就业和创新创业工作。研究本科招生宣传激励机制,继续办好“教授进中学”“把我的大学带回母校”等品牌活动,做好重点区域、知名中学招生宣传,稳步提高本科生源质量。积极应对高考改革,推动招生录取工作改进升级。探索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的有效举措。及时准确研判就业形势,多渠道联系就业岗位,切实推动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培育优秀双创团队和项目,争取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重大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责任单位:招生就业处、教务处、研究生院、团委)
18. 加强学生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丰富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体育活动,抓好竞技体育。在人文素质选修课中设置美育必选课,推进艺术教育普及。深化“大学生志愿服务”课程建设,提升劳动教育的覆盖面。(责任单位:教务处、体育部、团委、人文素质教育中心)
19. 做好管庄校区和天津学院工作。加强管庄校区科学管理,推动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高质量规范发展。稳慎做好天津学院转设工作。(责任单位:管庄校区、天津学院)
四、稳步提升服务国家战略、区域和行业发展能力
问题描述:有组织科研能力偏弱,原始创新和集成攻关能力还不够强,对区域和行业发展贡献度还需提升。
目标任务: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强化原始创新和集成攻关,立足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突出学校特色,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服务区域和行业发展能力。
工作措施:
20. 以国家级平台为依托提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能力。支持省部级平台申报建设国家级平台。培育申报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破解“重申报、轻建设”问题,明确现有国家级平台承接重大国家项目的路径和举措。(责任单位:科学技术研究院)
21. 完善科研管理体制机制。修订科技项目管理、科研经费管理和科技成果奖励办法。鼓励引导教师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金等项目,推动到校横向科研经费新增长。凝练优秀科研成果,加强前期培育和专家辅导,申报参评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和国家级科技奖励。落实“放管服”要求,优化科研预算与报销管理流程,下放预算调整权,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责任单位:科学技术研究院、财务处)
22. 提升服务区域发展和行业转型升级能力。完善工作机制,全面推动战略合作协议落地见效。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开展组团式科研项目交流对接,与国防企业合作培育实验室联合体。完善技术转让收益管理实施机制,提升学校科技成果转化人员和机构的专业化能力,稳步提升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度和收入金额。加快推动顺德研究生院、沿海协同创新研究院等教学科研机构在服务区域发展中发挥新作用。鼓励教师担任国内外重要期刊主编、副主编。加强大学科技园建设,提升创新创业服务能力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推动科研机构培育新型智库开展咨政研究。(责任单位:党办、校办,科学技术研究院,顺德研究生院,沿海协同创新研究院,科技产业集团)
五、坚持开放办学深化国际交流合作
问题描述:学校对外开放和国际化水平与“双一流”建设要求还有距离,来华留学教育质量还需进一步提升。
目标任务:加快和扩大学校对外开放,积极提升影响力,推动来华留学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工作措施:
23. 加快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紧密围绕“师资培养国际化、学生教育国际化、科研合作国际化”的目标。大力提升在校学生赴海境外交流比例。积极申报、开展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推动国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申报,加强高端国际合作。通过学分认证等政策、搭建推荐渠道等方式,鼓励引导学生赴国际组织实习任职。(责任单位: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科学技术研究院、招生就业处、人事处)
24. 进一步提高来华留学教育质量。推动落实《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提升国际学生学业水平。推动来华留学品牌课程建设,对现有全英文授课课程进行培育。开拓招生渠道,稳妥积极优化国际学生生源结构。(责任单位:国际学生中心、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六、大力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
问题描述:教师师德建设长效机制还未健全,教师队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还需加强,人事管理和收入分配制度还不完善。
目标任务:深化师德建设主体责任落实,推动教职工管理机制创新,提升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建设质量。
工作措施:
25. 完善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坚持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落细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完善学校师德制度,落实师德建设主体责任。强化师德师风常态化教育机制,实现师德警示教育全覆盖。实行制度化师德考评,进一步细化实化操作规程。开展师德先进评选,培养选树一批师德高尚、行为世范的教师代表。(责任单位:教师工作部、人事处)。
26. 建强教师队伍和专业技术队伍。拓展教师岗位招聘渠道,按需引进外籍教师,提升教师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完善博士后工作管理办法,扩大博士后招收规模,提高培养质量。改进教师考评制度。按照分类管理原则,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体系。稳步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责任单位:人事处、教师工作部、教务处、资产管理处)
27. 做好高层次人才培育和引进工作。统筹做好人才计划选拔工作。培育一批优秀青年人才入选“北科学者”支持计划。完善高层次人才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办好人才招聘会、青年学者论坛,多渠道多形式引进一批海内外领军人才。推动二级单位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优化人才引进工作程序,严格过程管理。(责任单位:人事处、科学技术研究院)
28. 深化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筹备召开人事人才工作会议,完善人事人才工作体制机制。落实“同工同酬、同权同责”用工原则,探索校聘劳动合同制人员管理新机制。完成新一轮岗位聘任,做好党政管理岗位宽带薪酬衔接工作。(责任单位:人事处)
七、不断夯实学校事业改革发展基础
问题描述:财务管理和审计监督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整体办学空间、国有资产管理、大学文化建设、机关服务和保障工作、校园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存在不能有效支持学校事业发展的现实问题,定点扶贫还存在薄弱环节。
目标任务:统筹推动做好财务管理和审计监督、国有资产管理、大学文化培育繁荣、机关服务和保障等工作,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保质完成定点扶贫任务。
工作措施:
29. 做好财务管理和审计监督工作。积极拓宽收入渠道,争取更多财政拨款。构建筹资工作体系,争取社会捐赠数额实现新增长。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严守财经纪律,加强学校经济活动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基建修缮审计、预算执行及决算审计、专项审计。(责任单位:财务处,审计室,校友会、基金会办公室)
30. 提升国有资产管理水平。研制教学科研单位公共用房管理办法和空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实施房屋资源有偿使用,规范公共用房出租出借管理,提高房屋资源使用效益。建设采购审批和电子竞价系统。实施采购需求前置、集中论证,强化采购工作监督管理。研制仪器设备绩效考核办法。加强大型设备有偿服务监督管理,推进校级开放共享平台建设。(责任单位:资产管理处、招标与采购管理中心)
31. 持续培育繁荣大学文化。实施校园文化展示、口述史采集、文化精品网络展示为主要内容的“三项文化工程”,推进强化文化品牌项目、深化院系学科史研究、优化原创艺术精品培育为主要内容的“三类文化计划”。深化 “馆、册、片、书、剧、景”六个系列文化建设,全面上线“校园文化网”。积极营造“美景、美食、美事、美德”校园人文氛围。组织开展以弘扬校本文化为核心的各类人文艺术活动。打造学校融媒体宣传新格局,提高学校对外宣传显示度,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力。做好“校庆周”和校友值年返校纪念系列活动,探索基于社团的校友会分会建设新模式。推动筹建矿冶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地。(责任单位:宣传部,团委,校友会、基金会办公室,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
32. 改进优化机关服务工作。通过课题研究、专项培训等多种方式,提升机关管理服务人员政策研究能力和业务素质,帮助新入校教职工尽快适应岗位。推进机关工作作风建设,评选“两优一先”和“文明科室”,选树管理服务创新典型,争创一流服务。(责任单位:机关党委,党办、校办)
33. 提高保障体系服务效能。加强“智慧后勤”建设,有序推进会议中心功能转换。纵深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实施“网络畅达”工程,开展数据对接和数据服务。做好文献信息资源保障服务。以服务行业需求为导向,加强期刊建设。提供精细化医疗卫生服务。召开学校档案工作会议,提高档案服务质量。完善体育馆场馆硬件设施,为在校师生提供线上预约服务。做好社区服务“接诉即办”工作,稳步推进垃圾分类。协助做好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推进附小改扩建项目。推动附中附小一体化建设,提高办学质量。在校内选址改建一所幼儿园,解决教职工子女入园难问题。(责任单位:后勤管理处(集团)、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图书馆、期刊中心、校医院、档案馆、体育馆管理中心、社区服务管理中心、基建管理处、资产管理处、基础教育管理中心)
34. 切实做好定点扶贫工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加大直接投入和引进帮扶资金力度。推进教育和人才扶贫体系建设,助力林果产业升级发展,打造高校定点扶贫 “秦安样本”。(责任单位:党办、校办,扶贫工作办公室)
八、实施综合改革重大事项攻坚工程
问题描述:学校综合改革进入攻坚期,深层次的改革和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改革需要进一步突破。
目标任务:通过实施综合改革重大事项攻坚工程,以破解学校改革发展面临的“硬骨头”难题为切入,做好若干项“奋进之笔”亮点工作,进一步激发学校整体办学活力。
工作措施:
35. 筹备召开中共北京科技大学第十二次代表大会。认真总结五年来学校党的建设和各项事业取得的成绩,深入分析新时代学校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研究谋划未来五年学校发展目标和改革措施,以及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做好大会代表选举、报告起草、两委委员酝酿提名等筹备工作,为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内涵式发展、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提供坚实保证。(责任单位:党办、组织部)
36. 实施“大安全”学科融合战略。研制“大安全”学科发展规划。基本完成“材料服役安全重大设施”暨“国科中心”的验收工作。推动“金属冶炼重大事故防控技术支撑基地”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做好安全科学与工程北京高精尖学科建设。构建“资源开发安全+金属冶炼安全+材料服役安全+城市地下空间服役安全”相互协同的“大安全”学科体系。(责任单位:发展规划处、科学技术研究院,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
37. 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坚持工作组联席会议制度和每半年汇报制度,根据工作需要召开专题推进会和专项推进会,集中研讨重点问题,整体推进重要项目、确保逐项落实。指导各单位形成“三全育人”特色亮点做法和经验,推动综合改革试点百花齐放。探索建立“三全育人”评价考核体系。推动“三全育人”相关理论成果刊发出版。(责任单位:宣传部)
38. 纵深推进本科生导师制和本-硕贯通人才培养。完成2020级本科生导师选聘,实现本科生导师制全覆盖。推动导师、班主任和辅导员协同机制,扩大班主任聘任范围。召开学院、系所本科生导师制工作研讨会。做好本科生导师制经验总结和宣传推介。紧抓实施本-硕贯通人才培养契机,推动传统优势专业升级改造。召开本-硕贯通人才培养工作交流会,扩大改革试点专业范围。(责任单位:教务处)
39. 构建青年拔尖人才和青年干部特色培养成长机制。形成培育青年拔尖人才和青年干部的特色举措。精心组织推进校内青年拔尖人才申报人才计划工作。建立健全年轻干部选育用管全链条工作机制,加强优秀年轻干部特别是有发展潜力的优秀年轻业务干部的针对性培养。(责任单位:人事处、组织部)
40. 深化突出行业特色的科研评价改革。聚焦破“五唯”,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区域和行业发展为导向,总结学校教师和团队对接行业企业服务取得重大成果的经验,探索有组织科研新模式。深化科教、产教融合,培育形成标志性成果。推进科研成果评价方式改革,积极引入国际同行评价、市场化和社会化评价。(责任单位:科学技术研究院、教务处、研究生院、人事处)
41. 积极谋划拓展办学空间。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建设机遇,推动新校区建设取得新进展。做好昌平创新园西区竣工验收工作。确保工程实践基地一期项目年内如期交付使用,启动工程实践基地二期项目建设。推动学院路校区西北角和昌平创新园西区规划调整,优化存量土地利用。(责任单位:新校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基建管理处)